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研究快报
唐山地震截瘫伤员脊髓15年MRI动态随访研究
刘怀军 李晖 王亚 梁莹 赵尧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1.01.017.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脊髓;地震;截瘫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pinal cord;Earthquake;paraplegia

刘怀军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050000

李晖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050000

王亚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050000

梁莹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050000

赵尧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050000

通讯作者:刘怀军(195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影像学研究。E-mail: huaijunliu@yahoo.com.cn


基金项目: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C2008001109
收稿日期:2010-12-27
接受日期:2010-12-31
中图分类号:R445.2;R74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4-8034.2011.01.017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1.01.017.

       1976年唐山大地震灾害巨大,死伤人数空前。在各种损伤中,脊柱损伤因可能会造成伤者瘫痪而后果最严重。截瘫将会给伤员带来终生残疾,因截瘫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还会威胁生命,给患者自身及家庭带来巨大痛苦,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医疗棘手问题。因此,加强脊髓损伤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地震给人类带来各种伤害的程度及演变归率,笔者自地震后即着手对2万4千多名唐山地震住院伤员进行了三十多年的随访研究,包括伤员自身既往病史、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子女受教育程度等,每5年随访一次。同时,自1993年以来对有信息资料的107例截瘫伤员的脊髓进行了MRI观察研究,以期了解地震截瘫患者脊髓损伤及其演变情况。本文主要对脊髓损伤部位以上的颈段及上胸段脊髓形态及信号进行研究,以探讨其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07例截瘫者均自1993年4月第一次行MR检查,建立MR研究档案,每5年检查一次,并将其测得的数据输入Excel表。但是,随着伤员年龄、健康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有截瘫者死亡,最后仅33例随访至今,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7~71岁,平均59.45±6.58岁。选取同期唐山地区经历过地震的正常对照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39~76岁,平均55.27±10.21岁。截瘫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年龄:t=1.98,P=0.053>0.05、性别:χ2=0.98,P=0.32>0.05)。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0.16T、1.5T及3.0T MR设备对截瘫患者颈髓和上胸髓进行扫描,扫描序列为矢状位T1WI、T2WI及横断面T2WI,扫描参数略。本文主要比较最近一次截瘫患者脊髓表现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颈髓和上胸髓的形态学和信号强度变化。分别测量C3、C5、C7、T1、T3水平脊髓宽度。截瘫者脊髓多年来动态演变过程另文详述。

2 结果

       截瘫者颈髓及胸髓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图1)。脊髓宽度较对照组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具体测量结果详见表1。部分患者脊髓信号不均匀(图2);蛛网膜下腔不同程度增宽(图3);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信号亦不均匀。

图1  矢状位T2WI:颈髓及上胸段脊髓萎缩、变细,以上胸段为著
图2  矢状位T2WI:颈髓内可见多发不规则点片状高信号影
图3  矢状位T2WI:上胸段脊髓明显变细,蛛网膜下腔增宽
Fig 1  SAG T2WI: Cervical cord and upper thoracic cord shrinking and atrophy, and it is more obvious in upper thoracic cord.
Fig 2  SAG T2WI: There is much spot shaped hyperintensity in cervical cord.
Fig 3  SAG T2WI: Upper thoracic cord shrinking and atrophy, and subarachnoid space is widen.
表1  截瘫者及正常对照组脊髓宽度(单位:mm)
Table 1  The width of the spinal cord in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mm)

3 讨论

       脊髓损伤会诱发神经元病理性死亡或凋亡。截瘫患者脊髓急性损伤后即形成了永久性损伤,其损伤部位以上(近头侧)的脊髓均随时间的延长而有缓慢的萎缩、细小,且多以胸段脊髓萎细明显,蛛网膜下腔增宽;脊髓的皮质和髓质结构不清,髓质和皮质均变薄。另外,截瘫患者脊髓的信号也不如对照组均匀。这些表现说明损伤上方的脊髓在修复过程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影响,并加速退变过程,这种退变过程明显强于对照组,与脊髓急性损伤有直接关系,并最终导致脊髓萎缩。

       本研究亦发现,截瘫患者脑脊液信号较正常对照组略不均匀,部分可显示中央管。急性脊髓损伤时蛛网膜下腔有大量血性及炎性因子等物质渗出、刺激,形成化学性蛛网膜炎,会影响脑脊液循环,也会导致脊髓营养障碍,引起脊髓的一系列改变,并可能加重脊髓慢性损伤的病程。

       由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具备MR检查条件,所以关于急性脊髓损伤后损伤部位以上的脊髓和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的演变过程均未能进行MR研究。从本组资料的整体分析来看,脊髓的退变程度可能是随着病程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脊髓急性损伤后损伤部分以上的脊髓受累情况是否具有可逆性,还有待于今后的基础研究和灾害医学的长期随访研究。通过对本组病例的研究,笔者认为应高度重视灾害医学的发展和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而医学影像学研究则更具有重要价值。

上一篇 无对比剂增强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下一篇 脑肿瘤的MR诊断进展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联系电话:010-67113815
京ICP备190288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