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名家访谈
加强医理工结合 推动磁共振成像大发展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首届磁共振学组组长王承缘教授专访
贺光军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2.03.001.


[关键词] 放射学家;采访;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Radiologist;Interview;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贺光军 《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北京 100061


中图分类号:R445.2; G312 
文献标识码:D
DOI: 10.3969/j.issn.1674-8034.2012.03.001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2.03.001.

       王承缘教授193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是我国著名的神经影像学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首任组长。今年是王教授从医的第55个年头,阳春三月的一天下午,笔者来到112年历史的同济医院,有幸采访了正在医院工作的精神矍铄的王承缘教授。

       本刊记者:王老您好,刚才看到您还在给患者会诊,您对退休以后的工作满意吗?

       王承缘教授:您好。我退休以后被医院和科室返聘,现在每周来四次,主要是疑难病例会诊和给进修医生讲课。我们医院放射科每天早上和下午进行两次读片,每年3至5月和9至11月招收两批进修医生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我的两个孩子都在国外工作,我觉得退休以后的工作很充实,很喜欢和年轻大夫一起读片,签报告,这使我退休后的生活更精彩。近30年来医学影像学得到迅猛发展,尤其医学磁共振成像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场到高场、从颅脑到全身应用的大发展,我在工作中也学习到很多新知识。

       本刊记者:您1957年起从事放射诊断工作,1984年以后在CT室工作,1994年至今从事MRI诊断工作,在长期的医学影像学领域科、教、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您见证了同济医院放射科55年发展历程。在这55年里,您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王承缘教授:这55年,我只不过做了一位影像科医生应该做的,根据工作需要和临床需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谈不上什么成功。如果说取得了一点点成绩,那也是我们集体的功劳。1952年,我考入同济医学院,经过5年的扎实的基础教育,结合自身特点,我认准了放射学这个专业,毕业后在同济医院放射科工作,在前辈们的指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我从基础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期间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这个专业。1964年后,为适应医院的发展,我科分设腹部、心胸和神经放射三个亚专业,我的主攻方向定为神经放射,从此以后,我的研究兴趣都集中到了神经放射和影像诊断。1984年,我科购置了第一台CT设备,这使我科颅脑研究前进了一大步,我于是在CT室从事了10年的临床、科研;直到1994年,我科购置了第一台MRI设备,大家都知道MRI对神经系统诊断有很大优势,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所以从1994年起,我开始了磁共振神经系统研究,一直到现在。

       自从学校毕业到医院工作以来,我得到了老前辈龙名扬、郭俊渊等专家的帮助,也得到了同学、同事以及学生们的支持,我所取得的成绩与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分不开。所以,我认为成功的关键首先是我们有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其次,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再次,找准方向并努力坚持下来。

       本刊记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您每一个成功背后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众所周知,1988年您参与的"CT脑立体定向仪"的研制获得"湖北省及武汉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世纪90年代参与的《CT脑主体定向活检及血肿引流》、《经皮椎间盘切割治疗椎间盘突出》两项科技成果成功填补国内相关空白。如今,影像科医生平时的临床诊断任务比较重,如何才能兼顾临床与科研呢?

       王承缘教授:临床与科研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影像科的科研工作是为临床诊治服务的,临床诊治工作同时也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是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世纪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每年的研究经费有200多亿美元之多,虽然发明了许多的新技术,积累了许多新知识,发表了很多的高水平论文,但美国人却在追问,为什么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由此,NIH提出了转化医学的概念,旨在让基础知识向临床治疗转化,促进健康水平的提升。转化医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建立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医疗的直接联系;倡导以患者为中心,针对临床提出的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再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实现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真正结合。近几年在韩启德副委员长、桑国卫副委员长、陈竺部长等领导和专家倡导下,转化医学在我国逐步开展起来。

       影像科室医生进行科学研究,要有转化医学思维,要从患者需要出发,要把影像科科研成果转化到解决临床诊断实际问题上,以解决患者需要为最终目标。因此,影像科医生要从临床诊治工作中发现问题,设计科研方案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影像科室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要认真细致地记录遇到的问题,联合其他临床科室、医学物理、计算机、化学等专家,共同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

       磁共振成像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应用于临床以来,在软件及硬件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于磁共振成像具有无损伤、高组织对比度与空间分辨率,能多参数、多平面任意角度成像,对流动组织的敏感性高、软组织对比度高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个方面,解决了多个重大的临床问题,我国医学磁共振临床应用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磁共振成像依然处在发展和变化当中,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进展很快,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现阶段,磁共振波谱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术中成像等技术日臻成熟,磁共振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我国国情,着重应用以上技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术中导航、疗效评估等工作中的不足,研究改进方法。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有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白血病、脑瘤、乳腺癌、胰腺癌、鼻咽癌、骨癌等。我觉得磁共振设备和技术是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所以,对我们专业人员要求高,一定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服务于人类。

       本刊记者:诚如您所讲的,我国医学磁共振临床应用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可是国产医学磁共振技术目前水平不高,虽然有个别民族企业已经生产1.5 T磁共振仪,但是在3.0 T磁共振技术上还没有突破。您认为如何才能提高我国具有高端磁共振成像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

       王承缘教授:这个问题太大了,我无法完整回答,只能根据切身体会谈一、两点建议。现阶段,医院应用1.5 T磁共振就已经能够对绝大多数疾病进行准确诊断,1.5 T磁共振设备是大中型医院使用的主流产品。毋庸置疑,3.0 T磁共振在场强等方面优于1.5 T磁共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3.0 T甚至7.0 T将有可能成为大中型医院的常规配置。然而,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目前国产磁共振技术相对落后,如何突破发达国际对高端磁共振技术的垄断的确是一个难题。近期,很欣慰地看到东软、安科、宁波鑫高益、成都奥泰、上海联影等公司在磁共振技术上都有所进展,甚至有些公司拿到了国家立项的科研项目,这说明我国的民族磁共振企业本身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具有敢于拼搏的精神,另外也说明国家对于民族磁共振企业寄予厚望并给予大力支持。

       据我所知美国医院影像科大多都配备医学物理师,这些医学物理师不是医生,他们大多是理科博士毕业的,具有很深的医学物理知识,他们在科室的作用是管理和使用影像设备,使其达到最优效果,解决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例如磁共振科室的医学物理师,他们能够根据临床医生的特殊需要随时设计相应的磁共振序列对患者进行准确检查。美国医院影像科医、工结合的人才配置模式对提高诊断率、加快影像技术开发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医院设立医学物理师岗位。这样能够及时解决临床需要,并且有利于和磁共振设备公司联合攻关,开发出实用性强的磁共振新技术。

       医学磁共振技术已经成为涉及物理学、电子学、化学、计算机技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多学科融合的前沿交叉学科,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对促进磁共振技术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都成立了各国的医学磁共振学会,我国如果能尽早成立这样理、工、医紧密结合的交流平台对提高我国高端磁共振成像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发展我国磁共振技术定会产生积极影响。

       总之,加强影像科医生与理、工科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关键。

       本刊记者:谈到磁共振学会,不禁令我想起了您对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的贡献,作为该学组首任组长,您为我国的磁共振诊断事业做出了很多努力。在2002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全国磁共振大会上,您获得了时任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戴建平教授颁发的"杰出贡献奖"。请您谈一下当时的感想好吗?

       王承缘教授:2000年初,我受时任中华医学放射学分会会主任委员戴建平教授委托,组织筹划召开"第三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经过与武汉各大医院主任们商议,我在24小时之内接下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由湖北省放射学会和同济医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于2000年11月1-5日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注册代表200余人,会议总人数达到400人,我国著名的磁共振专家基本上全部到会,最令人感动的是当年86岁的放射学老前辈李果珍教授也亲临会场。在那次会议上,成立了磁共振学组,我被推举为组长。从此,我国磁共振医生有了自己的组织,在磁共振学组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了我国的医学磁共振临床应用快速发展。我有幸在2002年"第四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被授予"杰出贡献奖",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奖励,而是对全国磁共振医生的激励。实际上我只不过做了一个磁共振医生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工作,得此大奖实在受之有愧。

       本刊记者:请问您今后有何打算?

       王承缘教授: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我国医学人才辈出,我院夏黎明教授、朱文珍教授、王良教授等一批专家都成长起来了,他们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我将继续从事神经磁共振成像工作,争取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继续为祖国的医学事业贡献一分力量。

       本刊记者:非常感谢王老接受专访,祝您为我国医学磁共振成像事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祝您健康、快乐。

       王承缘教授:谢谢。祝《磁共振成像》杂志越办越好,早日成为为国际知名品牌。

       后记:王承缘教授虽已年近八十,可是她说话、走路就像三四十岁的壮年,雷厉风行,和蔼可亲。王老走起路来特别快,我在后面几乎都跟不上。在采访王老的2小时内,有四位患者专程来找她会诊,她热情地接待,面对患者,就像面对自己的亲人。当我拿出王老2011年名誉主编的《功能性磁共振诊断》一书请她签名时,王老拒绝了,她说这是夏教授和朱教授主编的,找他们签吧,我没做多大贡献。王老谦虚务实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每临大事都很谨慎,也很果断,她会在24小时内做出决断。正因如此,她不仅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影像科专家,还是优秀的医院管理专家,她曾经担任过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受到全院同事的爱戴和好评。1997年,她获得了同济医院颁发的"特别贡献奖",2005年,在同济医院建院105周年之际,她获得了同济医院党委和同济医院颁发的"杰出贡献奖"。这位勤勤恳恳、朴实无华的全国著名神经影像学专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

上一篇 腋窝木村病伴同侧乳腺纤维腺瘤MR误诊为乳腺癌转移一例
下一篇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影像特征分析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联系电话:010-67113815
京ICP备190288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