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述评
我国医用磁共振成像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建设策略
韩鸿宾

韩鸿宾.我国医用磁共振成像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建设策略.磁共振成像, 2014, 5(S1):78-82.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4.05.S1.016.


[摘要] 随着医改深入,医疗产业在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会,发展好国内大型医疗装备产业,研究制备适宜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产品与先进技术,确立民族企业在本土的市场地位,将是卫计委、工信部、科技部、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需共同探讨与思考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磁共振成像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分析我国国内磁共振产业发展与国际先进的差距,结合国内磁共振领域相关学科发展、科研、教学的内容与现状,探讨现阶段我国磁共振成像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设内容与模式。
[Abstract] The health care reform in China has provided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medical industry. How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brand enterprises and develop medical industry in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s during this golden period, will be a challenge for Health development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mestic enterprises,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all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 China. The status and the opportunities of domestic MRI industry are introduced, The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enterprise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aim, organization and duty of a new Innovation alliance in China are propose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medical MRI industry in current stage.
[关键词] 医疗改革;磁共振成像;民族产业
[Keywords] Health care reform;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ational Industry

韩鸿宾* 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市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通讯作者:韩鸿宾,E-mail: cjr.hanhongbin@vip.163.com


收稿日期:2014-08-11
接受日期:2014-09-25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4-8034.2014.05.S1.016
韩鸿宾.我国医用磁共振成像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建设策略.磁共振成像, 2014, 5(S1):78-82.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4.05.S1.016.

       磁共振成像仪的生产制备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产品上游磁体等原料加工,到射频、梯度线圈制备,到谱仪系统开发、序列设计、图像分析、处理与显示,再到临床应用。因而,磁共振成像产业的发展将是涉及市场、行业发展等更复杂的更高层级系统性工作。

       在过去的近三十多年里,为了尽快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水平,我们一直采取对高端医疗装备技术产品高价购买的引进模式,由此,通用电器、西门子、飞利浦等公司磁共振成像产品一直在国内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由于医疗机构和多数科研院所所购买的只是产品的使用权,对MRI核心工程技术并不掌握,因此,多年以来,磁共振成像工程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在我国高校科研、教学活动中基本属于盲区,该领域中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磁共振成像工程、技术与应用的专业通才相当匮乏,工程与技术脱节、硬件与软件脱节、工程技术与临床或科研应用脱节、技术与市场脱节[1,2,3]

       近年来,随着医改深入,磁共振成像市场容量得以加速发展,国内磁共振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也逐步得到发展,无论低场,还是高场1.5 T MRI系统都已有自主研发机型生产,并已上市销售;生产企业也由原来的少数几家发展到近20家,在磁体、射频与梯度线圈、谱仪、冷头等关键部件的技术水平上部分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4]

       在现阶段磁共振成像产业所面临的黄金发展期,如何利用好国家对科技自主创新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将国内磁共振成像产业的企业获利资本更好的嵌合到建设我国国际一流医疗产业的事业中来,打破西方医疗装备产业的技术与市场垄断,使我国医疗产业与技术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之列,是所有磁共振成像从业人员需要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2, 4,5,6,7]。我们不仅需要研究与学习磁共振西方先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产品市场霸主地位的形成条件与规律[5],也要深入剖析国内磁共振产业发展的环境、存在的问题;位于市场用户层级的各级医疗机构也至关重要,如何调整三级医院习惯性购置进口设备的怪圈与市场壁垒将是现阶段国内磁共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归根结底,企业和产品都是需要依靠产品质量来说服市场与用户,因此,无论产业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创新发展都将是永恒的话题。

1 我国医用磁共振产业发展历史与目前的黄金发展机遇

       在大型医疗装备产业中,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是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在MRI设备产业方面一直处于黄金发展阶段,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其技术垄断地位与产业的良性发展,尤其美国通用电器、欧洲西门子、飞利浦等企业被业内称为"THREE BIG"[2,8,9]。这些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掌握和控制着最前沿专利技术,通过规模化生产、销售与资金运作的良性循环保证了他们在市场、技术、人才多方面的绝对领先优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多部委曾立项支持国产MRI机研发、生产工作。当时,根据我国的矿产资源情况(我国是永磁稀土材料钕铁硼的富产国),确定成立低场强MRI机研发与生产公司。但是由于起点低,运作经营等问题,在国际MRI产业化技术竞争中我们失去了话语权。然而,这种局面随着医改的深入,我国磁共振成像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将有望得到质的突破与改善。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和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器械设备配置水平严重落后,据2009年原卫生部医管司对全国1726家县医院的调查报告,县医院中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普及率只有28.51%[1]。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基层医院建设水平为工作重点内容,至今,规划的建设期已过半,政策对磁共振产业的发展形成的巨大推力已然显现:我国首台MRI购置于1985年,之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MRI的市场保有量在2009年底达到2682台,而在过去短短的四年间,MRI的市场保有量已达到6400台(截止2013年底)。在未来的规划中,卫计委明确提出要充分考虑非公立医疗机构配置的需求,这使得磁共振产品市场未来空间更加可观。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最为重要,也是含"金"量最高的硬件部分为磁体系统,按照磁体系统及其产生的磁场强度范围的不同,可分为高场和低场系统两类。目前医院临床诊断用超导MRI系统主要是1.5 T和3.0 T;由于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场强度高,成像质量优秀,功能丰富而成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主流产品,且随着超导线材、冷却设备等相关设备技术的逐渐成熟而成本逐渐下降。其中1.5 T磁共振成像需求增长迅猛,市场份额由2008年的25%增长到2012年的45.9%;3.0 T磁共振成像的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2008 ~2012年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永磁型磁共振系统,主要以0.3 T~ 0.5 T开放式为主,更高的0.7 T也即将推出,2012年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市场份额为37.8%,其成像功能可基本满足中小、基层医院及中型私立医院的医疗诊断要求,技术水平与低端超导MRI进一步接近,性价比高。同时,由于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在本土的发展具有更大空间。随着市场空间的激增,国内医用磁共振成像机生产与经营商的数量也已发展到近20家,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拥有生产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资质与能力。

2 我国磁共振产业与国际先进的差距分析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起步晚,起点低,产业环境中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近年来通过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基础,但在管理水平、发展理念、工程技术能力、盈利模式和资金规模、全球化贸易等方面与国际先进医疗设备企业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企业在科技创新、产品自主研发上投入少,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少,市场竞争能力不强[2, 3, 5]

       西门子、GE在医疗装备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地位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在他们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其所形成的创新发展体系非常成熟,且还在不断完善[4],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如下:(1)具备全球化的战略思维与经营模式,本土外经营是其获得高额利润的重要形式;(2)具备极强的产业市场环境建设能力,利用雄厚的资本,采用灵活的管理和经营模式,管理体制上分合自如,通过并购重组、专利垄断、人才培养、海外基地、临床与企业联合研发基地等系统性建设,建立并维护其技术绝对领先发展的世界范围内的市场"软"环境和领先格局;(3)具备强大的工程技术、信息产业技术能力,具备将医学科学发现与科技发明迅速产品化的"硬"平台和基础;(4)政府扶植和支持;(5)具有全球经济发展相关专利法或自由贸易法等市场规则的绝对话语权。

       对于我国现阶段磁共振产业发展而言,对上述分析的深刻认识相当重要,利于纠正以往我们对产业创新发展中存在几个很严重的认识误区。比如,人们往往主观的认为科学发现与科技发明在产业创新发展具有决定性地位,但从西方先进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它们远没有想象中的至关重要。换言之,尽管科学发现与科技发明是新产品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如果没有将其迅速形成产品化的工程技术"硬"平台,那么,这些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将一文不值。同样,在新产品进入市场后,如果没有保证产品市场份额的"软"环境的支撑,振兴我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的愿望也是无法实现的。比如,每年的北美放射学年会上她们的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就是其所精心设计的"软"环境的关键布景与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西门子、通用医疗等公司正是在这种软硬兼顾的发展中成就了其霸主地位。国内磁共振企业外有强敌,内有同行竞争,企业的工程技术、资本、科研实力背景不强,即使面对新的科学发现或发明,多数企业也没有足够系统而全面的工程与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消化、吸收、转化及市场化。在技术基础上,往往依靠某一单一工程或技术领域的突破;资金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并购重组来发展壮大也存在困难[1, 2, 4, 7, 8]。因此,在现阶段,对于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而言,"硬"平台与"软"环境建设应该是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等同重要的关键支撑点。

       与西方先进MRI企业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我国医疗装备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系统性规划,规划不仅需涉及到医疗产业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甚至还需要涉及对西方科学整体理论根基的分析[9, 10]。企业是产品与技术创新发展与市场转化之主体,我们不仅应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应该扶植其持续发展的能力、海外拓展能力、系统工程技术转化平台、临床与企业共建的转化平台的建设等等。医疗机构是MRI的终端用户,在磁共振成像产业链条中具重要核心地位,只有当其认知和见识由科室、医院拓展到全球产业链的视野水平时,才可能理解我国医疗装备产业自主创新的艰辛和艰巨形势,才可理解振兴民族医疗装备产业对于我们所在的学科进步的深远意义。在新时期,充分利用以往国内医疗机构高价购买而获得的国际先进设备技术应用经验,积极参与国内磁共振产品的研发,配合相关政策做好国产MRI的落地发展工作,将是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对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在工程技术平台和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重视或者加强与医疗产业相关的学科交叉领域的发展,根据企业发展的切实需求和形势的变化,调整或改革学科的发展内容与建设目标,以此为科技强国提供系统的、具备产品级转化能力的工程技术平台,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及梯队,做好我国科技强国发展之路的坚实后盾。

3 现阶段我国磁共振产业创新发展的环境、条件与策略分析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在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与技术水平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依据《纲要》内容,各部委已陆续部署落实具体管理制度、措施与实施办法。2014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条例》进一步明确提出"国家要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针对高端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卫计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自然基金委都高度重视,通过专项给予扶植与支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国内、国外业内专家都在为民族磁共振产业的振兴进行着思考与探索[1, 5,6,7]。磁共振成像产品制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原料加工,到磁体、射频、梯度、谱仪组件的加工制备,到序列设计、临床应用,各个环节都应给予同等重视,而这一点在以往的企业发展和科技专项支持投入中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面对占据市场优势的国外先进产品,国内企业如果只是一味跟进和模仿并无胜算的可能。长期以来,坐等和依靠国外新技术开发的局面,已严重地限制了我国医学工程与技术应用类学科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整体水平,科学研究水平与发展也处处受限而落后,无法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产业落后又反过来牵制和限制了我国磁共振成像工程技术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2]

       随着磁共振成像行业内国产磁共振成像生产企业的发展,国内磁共振成像工程技术人才储备逐渐得到加强。国内医疗机构与高校在磁共振成像工程技术的培训上存在先天不足,多数研究集中于技术应用,而对于磁共振成像工程技术原理的掌握一直是国内外临床一线的医生与技术人员共同的难题。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整体架构来分析,笔者认为从既贴近工程技术,又贴近临床的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环节入手,是医疗从业人员系统掌握磁共振成像原理与技术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改进的技术依托平台[11]。近年来,磁共振成像学术团体以及《磁共振成像》杂志的建设与发展也在磁共振工程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0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在戴建平主任委员倡议下,组织成立了磁共振学组[12],开展了大量学术活动;2010年中国大陆第一本医学磁共振杂志——《磁共振成像》杂志创刊,成为医学磁共振产学研、理工医紧密合作、交流的纽带和桥梁;近年来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先后负责和组织实施了大型医疗装备上岗培训工作,在规范磁共振成像从业人员资质的同时,也对提升从业人员MRI知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述工作都为现阶段我国磁共振成像产业的人才与市场发展提供了有益土壤与环境。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最终的话语权归于市场,单个或几个工程技术难点的突破并不可能承载起我们振兴该产业的美好愿望。由企业、市场、政府和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共同构建的创新发展体系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格外重要。各级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除了应重视和参与工程技术转化"硬"平台建设,培育和发展具有产业前景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培养创新性人才外,也应该重视与企业、行业协会、学会一道共同承担起对西方医学科学和西方医疗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深入研究其产业垄断地位形成的各种综合因素,探讨有利于我国医疗产业发展的各类政策与理论支撑,提供对我国医用装备产业发展有价值、可操作的建设性意见。

       作为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新时期,我们应总结历史,分析形势,转变坐等国外先进技术的行业发展惯性与习惯,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点滴人手,关注和支持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甚至跨行业的学科交叉发展与研究、重视医学与理工科联合基地的建设,更深层次的加强与鼓励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与磁共振成像相关企业的横向联合发展,在新时期我国医疗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中寻找切入点,抓住机会,切实为国家磁共振产业的振兴和影像医学学科发展做出实际贡献。

[1]
Zhu QS. The alloc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china’s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devices 2010. Beijing: China Medical Science Press, 2011.
朱庆生.2010年中国医学装备配置状况与发展趋势.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2]
Wang XQ. Restricting Factors of domestic medical industry in China.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2009,15(11):29-33.
王晓庆.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11):29-33.
[3]
Han HB. The benefit and cost of the follow-up developing strategy. Renmin Zhengxie Bao, 2010-02-01(C1).
韩鸿宾. "跟进"的所得与代价.人民政协报, 2010-02-01(C1).
[4]
Han HB. Environment and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domestic medical industry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2, 25(1):4-9.
韩鸿宾.我国医疗装备自主创新的环境与策略.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2, 25(1):4-9.
[5]
Li KC. Current status on magnetic resonance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in china. 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1, 2(1):5-6.
李坤成.中国医用磁共振产业和技术发展现状.磁共振成像,2011,2(1):5-6.
[6]
Dai JP. Let’s make arduous efforts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0, 1(1):1.
戴建平.为磁共振成像事业努力奋斗.磁共振成像,2010,1(1):1.
[7]
Jiang F. China’s medical device yearbook 2008.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9.
姜峰.2008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8]
Wang XQ, Qin YQ. Three hierarchicies of the R& D on medical imaging. Modern Instruments, 2011, 17(92):18-22.
王晓庆,秦永清.医学影像研发的3个层次.现代仪器,2011,17(92):18-22.
[9]
Han HB. Disequilibrium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al science.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3, 26(4):221-223
韩鸿宾.现代医学科学体系的不均衡发展.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3,26(4):221-223.
[10]
Han HB. Science Loophole: Trial Comment on the limit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Guang Ming Ri Bao, 2013-07-01.
韩鸿宾.寻找科学的漏洞,谈现代西方医学科学体系的局限性.光明日报, 2013-07-01.
[11]
Han HB. MRI sequence design and clinic application.. 2nd E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Press, 2007.
韩鸿宾.临床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与应用.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
[12]
He GJ. Strengthen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to promote greater development of MRI: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Wang Chengyuan the famous Chinese radiologist. 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2, 3(3):161-163.
贺光军.加强医理工结合推动磁共振成像大发展——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首届磁共振学组组长王承缘教授专访.磁共振成像, 2012, 3(3):161-163.

上一篇 心脏磁共振技术新进展
下一篇 西门子磁共振技术进展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联系电话:010-67113815
京ICP备190288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