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名家访谈
上善若水——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刘玉清院士专访
贺光军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0.01.002.


贺光军 《磁共振成像》编辑部,100061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4-8034.2010.01.002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0.01.002.

       2010年元月的一天,北京暴雪刚刚过去,气温骤然降至40年新低,我走到阜外医院的大门前,手已经冻得冰冷,心想:这么冷的天气,80多岁高龄的刘玉清院士会来上班吗?当我走进刘院士的办公室,接待我的张老师告诉我,先生(对刘院士的尊称)每天都在工作,他的工作日程总是安排的紧张有序,经常参加医院里的会诊。九点刚到,先生端着他那不知用了几年的旧茶杯准时走进办公室,看到精神矍铄、德高望重的放射学老前辈,我兴奋不已。先生亲自给我沏了杯绿茶,我端着冒热气的茶水,手暖和了,心里更温暖。

       采访在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了,先生思路敏捷,知识渊博,回答每一个问题都饱含了他对我国医学影像学的热爱和对同行的殷切希望。

       本刊记者:您1948年于国立沈阳医学院毕业后即从事医学工作,可以说您是我国X线学-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历程的见证者,能不能请您简要地回顾一下发展历程?

       刘玉清院士:自从1895年伦琴教授(Wilhelm Conrad Rontgen)发现X射线以来,不久就应用于临床。20世纪10、20年代我国开始应用X线,发展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X线学,即X线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形成X线诊断和治疗学。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X线属于电离辐射,随后改称放射学,这一阶段仍以X线为主。这一时期X线治疗从中分离出去形成了放射治疗学其后称为放射肿瘤学。随着X线诊断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放射学亚专业逐步形成和发展,如颅脑、腹部、心胸和骨关节等。这一阶段,开展了各种造影检查,如胃肠造影,心脏、血管造影等,尤其是选择性心脏和冠状动脉造影,后者为心脏外科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末,放射性核素和超声临床应用逐步开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及其后的磁共振成像(MRI)的开发应用,进而随着介入放射学尤其介入治疗的应用和进展逐步形成了多种影像技术组成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共同构成了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体系,为促进医学科技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刊记者:根据您从医60多年的经验,您认为作为影像科医生怎样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信息和诊治服务?

       刘玉清院士:我认为,影像科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不同的医院,对影像科医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基层或二级医院的影像科医生要求业务技术比较全;而三级以上和教学医院的影像科医生则应一专多能,按亚专业分工(如心胸影像学专业)要求比较精通,但对其他亚专业也要有所掌握,同时还应打好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基础,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影像学服务。

       本刊记者:磁共振成像有哪些特点不同于其他影像技术,在哪些疾病的诊治上有独特的作用?

       刘玉清院士:与其他影像技术对比,MRI的优点首先属于非电离辐射技术;其次MRI的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以对颅脑、心血管和腹部、盆腔实质性脏器等有专业优势,但MRI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则不如CT和超声,同时体内有铁磁性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适用MRI检查。因此,各种影像诊断技术各有优势和不足,临床上要根据患者诊治的需求综合分析、优选应用。

       本刊记者: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保罗·劳特伯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表彰他们对磁共振成像技术作出的杰出贡献。请问:我国影像科应该怎样才能培养出杰出的科学家?

       刘玉清院士:从X线的发现到CT和MRI的开发应用,有三次五位专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具有里程碑意义,分别是德国的伦琴教授于1895年发现X线获得首届(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2年两位理工专家Allan MacLeod Cormack和Sir Godfrey Newbold Hounsfield对CT的开发应用使他们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另外上世纪70年代后80年代初两位专家Lauterbur和Mansfield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并应用于人体结构的立体图像显示,基于以上成就他们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五位都是理工科的,而非医学专家。因此,我认为影像学医生除应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理、工等跨学科知识。同时,创建医学与理工科结合,协同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获得创新性成就。早在上世纪中期我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曾经往放射科引进过物理学和工程人员,但是由于条件所限,物理师和工程师在放射科只有做些技术师的工作,时间长了,自然也留不住他们。这一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当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MRI刚应用于临床,我到美国访问,费城大学医院放射科有2台MR设备,一台用于临床诊断,另一台则用于科研工作,这有利于改进工作方法、进行科研创新实践。当然,这与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整体水平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发达地区三甲医院影像学临床应用及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差距,但基础研究则相对滞后,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刊记者:请您对我国MRI工作者提出几点建议或希望;对《磁共振成像》杂志您有什么建议?

       刘玉清院士:作为影像科医生,我愿意再次强调:应以患者为中心,对各种影像技术包括MRI应该综合分析、优选应用。以患者为中心,不应对一位患者多种技术重复应用,同时还应分析效价比,以减轻患者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磁共振成像》杂志的创办,弥补了我国MRI专业期刊的空白。希望这本杂志重视临床与理工的结合,重视MRI与其他影像技术的结合,为国内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相信在戴建平主编的带领下、在国内外编委、专家的支持下《磁共振成像》杂志将越办越好!

       本刊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刊的专访,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采访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刘玉清院士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心、对同行的殷切期望、对现代医学影像学事业的无私奉献、对国家的无限热爱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先生谈到医学影像学人才培养时抑扬顿挫的声音时常萦绕在我耳边,先生谈到对MRI工作者的希望时那深邃而坚定地眼神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尤其不能让我忘怀的是先生手中的旧茶杯,先生以患者为中心、以影像事业为己任、无私奉献、诲人不倦、艰苦朴素的大家风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想,用老子的"上善若水"形容刘玉清院士再贴切不过了。

上一篇 为磁共振成像事业努力奋斗
下一篇 厚德载物——我国放射学泰斗李果珍教授专访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联系电话:010-67113815
京ICP备190288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