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名家访谈
厚德载物——我国放射学泰斗李果珍教授专访
贺光军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0.01.003.


贺光军 《磁共振成像》编辑部,100061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4-8034.2010.01.003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0.01.003.

       李果珍教授是享誉中外的放射学界泰斗,是我国最早使用高场强磁共振的放射学家之一,在本刊即将创刊之际,我有幸采访到了李教授。

       本刊记者:公元1948年您被推荐到美国芝加哥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进修,在那里,您的聪明好学与钻研精神得到了导师和美国同事的赞扬。可以说,您完全可以继续在美国工作下去,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您就决定回国发展。请您谈一下当时您为什么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的怀抱?

       李果珍教授:经谢志光教授推荐,1948年我去美国芝加哥大学附属Billing's Hospital进修的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我刚到那里的时候,他们让我做技术员的工作,经过一些时间观察,他们发现我临床各方面掌握的比较全面,才逐步地给我安排进修医师的工作。由于我的出色表现,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非常不愿意让我回国。但是,我觉得新中国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尤其需要我们这些技术方面的人才,所以坚决要回来。

       落后就会挨打,落后就会被看不起。例如抗战时期,日本侵占我国许多大城市,但是不敢冒犯美国等在华的使馆、教堂。1948年我刚到美国的时候,要找一个栖身的住所。我用电话联系好了一个房子,电话里没有听出我是中国人,当我敲门进去的时候,房主一看我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连连摆手拒绝了。当时我国经济技术比较落后,有些人看不起我们!这两件事我直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为什么呢?这就告诫我们,落后就会被歧视、被欺负。所以,我们不能忘却历史,我们要努力奋斗,使我们的祖国强大、强大、再强大!当然,我们强大了,也不要歧视别人,而是要帮助弱小。

       我要为建设强盛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就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本刊记者:20世纪70年代末期,北京医院引进了我国大陆第一台CT,您在国内最早开展CT检查,并从1980年开始,先后举办了10余期全国CT学习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同仁,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学术带头人。1985年您编写的《临床体部CT诊断学》,是我国最早的两部CT专著之一,成为学习CT的主要参考书。可以说您是我国CT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的CT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您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李果珍教授:贡献谈不上,只不过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1950年回国后,我先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和第三医院放射科工作,1965年调到北京医院的,开始是从事X线放射工作。因为我经常阅读杂志,从杂志上知道国外有CT了,CT辐射量比普通X线放射小多了,而且可以开展颅脑软组织的检查等一些X线平片不能做的检查。世界第一台CT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发出来的,不久就开始应用于临床,经过不断改进,其性能日益提高。CT比X线平扫辐射量小,分辨率比X线平片大很多,能显示X线看不到的颅内软组织,是继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在医学诊断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的突破。我当时就想如果把这一技术引入我国,能解决很多疾病的前期诊断和术后复查问题。听了我的建议,上级领导非常重视,1978年由卫生部、北京医院组成的专家考察团赴美国做了专程调研,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放射学界首次赴美访问,那次考察重新建立了中美放射学的交流,实地参观考察了美国的CT临床应用。1979年,北京医院引进了大陆第一台CT,随后几年国内数十家大医院也相继购买了CT。我是国内最早开展CT检查工作的,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医生对CT了解不深,不能充分利用CT的优势。我当时非常着急,想尽快把我所学、所掌握的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放射科医生掌握,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是我们北京医院在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于1981年开始举办CT学习班,一共举办了十几期,为国内培养了许多技术骨干。在办班的同时,我们加紧筹划出版一本介绍CT的书,以便让更多的医生能够系统地学习CT知识,1986年由我主编的《临床体部CT诊断学》终于出版了。

       本刊记者:据我了解您这本专著是我国第一部体部CT诊断专著,1994年再版时增加了最新进展和少量MRI内容,改名为《临床CT诊断学》,后来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大型医疗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考试专用教材,还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果珍教授:我只管写书,为的是普及CT知识,获不获奖不是我关心的。后来听出版社的编辑说,那几年他们就靠着那本书过日子,这也说明那本书确实畅销。

       本刊记者:北京医院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我国首批引进和使用1.5 T MRI,您从而又为我国的MRI事业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并于90年代中期率先开展了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到底是什么促使您一直走在我国的放射学-医学影像学前沿?

       李果珍教授:临床需要。

       本刊记者:就这么简单?

       李果珍教授:我们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去掌握什么。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没有射线辐射,所以可以对孕妇和小孩进行检查,另外呢,它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在国外应用不久,大概是1992年北京医院就引进了一台1.5 T MRI机,我们利用这台设备开展了大量的临床检查。1996年,我们与中科院合作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用fMRI研究中医针灸的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果,我认为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在2001欧洲放射学会(ECR)年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的科研人员正在使用功能MRI对针灸治疗进行量化研究,以客观真实的临床数据增进人们对针灸的了解。针灸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我们要用客观的数据说明它的疗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这项技术。当然,通过MRI客观评价,也会促进我国针灸水平的提高。

       我院有了MRI之后,我考虑的除了要向同行传授MRI知识外,还有一件事情我比较关心,那就是MRI机及MRI造影剂的国产化。因为MRI机器很贵,当时只有少数大医院买得起,要想普及MRI技术,必须将MRI产品国产化,国产化了价格就下来了,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医院有能力购买并推广这项技术,更多的患者就可以接受MRI检查,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我对民族MRI厂家比较支持,令我欣慰的是现在MRI产品真的实现国产化了,涌现出了像东软、鑫高益、北陆这样的国内MRI机器和造影剂产品生产厂家。我认为MRI设备,尤其是低场永磁开放式磁共振设备,其消耗低、维持费用低,虽然投影时间长,但作为一种性价比较好的设备,这是可以忽略的缺点。国产的低场MRI如今价格不高、性能较好,可以配备到具备条件的县一级医院。

       本刊记者:请您对MRI工作者提出几点希望或建议。

       李果珍教授:MRI工作者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环境,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MRI工作者还要提高英语水平,注意培养创新精神,不光应用MRI技术,还要改进MRI技术,更深入地用MRI技术探索未知领域。

       本刊记者:《磁共振成像》杂志即将创刊了,请您为杂志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李果珍教授:(冥思片刻)概括地说有两点:第一:把握MRI发展脉搏。MRI的两大发展方向你们要牢牢把握,一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二是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第二:提高英语编辑水平,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磁共振成像发展。你们的主编戴建平教授在国内外放射学界很有影响,相信《磁共振成像》杂志在MRI同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创出品牌!

       本刊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刊的独家专访,祝您老:健康长寿、快乐天天!

       走出北京医院放射科,我耳边萦绕的还是李果珍教授爽朗的笑声,眼前浮现的还是年近期颐但思路敏捷、性格开朗、和蔼可亲的李果珍老前辈。她直到现在还天天工作,我拜访她的时候,她正在整理教学光盘,我看到经他整理的光盘足有几十张,能把所学到得专业知识传授给广大同仁,是她最大的快乐。李果珍教授在她80岁寿辰时建立了"李果珍奖学金",用来支持青年学子深造。李果珍教授高尚的情操和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不正可用于描述李果珍老前辈吗?

上一篇 上善若水——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刘玉清院士专访
下一篇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中枢的fMRI评价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联系电话:010-67113815
京ICP备190288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