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视点聚焦
聚焦前沿 睿智分享:解读美国《心血管磁共振专家共识》
曾蒙苏 金航

曾蒙苏,金航.聚焦前沿 睿智分享:解读美国《心血管磁共振专家共识》.磁共振成像, 2010, 1(5): 330-333.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0.05.003.


[摘要]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联合ACR、AHA、NASCI和SCMR制定并颁布了《心血管磁共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CMR使用相关的基本方法、物理知识、扫描技术、安全参数和禁忌证;②回顾CMR对心血管疾病的评估作用;③CMR在图像数据生成方面的独特优势。本文从CMR成像原理及特点、CMR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评估作用、CMR临床应用、CMR的安全性4个方面对《共识》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Abstract]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CCF) Task Force on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s (ECDs), unite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Imaging (NASCI), and the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SCMR), to provide a consensus document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 It serves the following purposes: 1) it introduces the basic instrumentation, physics, scan techniques, safety parameters, and contraind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CMR acquisitions; 2) it reviews the use of CMR for assessing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ocesses; 3) unique capabilities of image data generated with CMR are provided relative to other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nsensus document from the imaging theory of CMR, the role of CMR for evaluation of cardiovasc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clinical use of CMR, and the safety of CMR.
[关键词]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心血管磁共振成像;专家共识
[Keywords] ACCF;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Expert consensus

曾蒙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学系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200032

金航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学系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200032

通讯作者:曾蒙苏,E-mail: zeng.mengsu@zs-hospital.sh.cn


第一作者简介
        :曾蒙苏(196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0-08-12
接受日期:2010-09-05
中图分类号:R540.4; 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4-8034.2010.05.003
曾蒙苏,金航.聚焦前沿 睿智分享:解读美国《心血管磁共振专家共识》.磁共振成像, 2010, 1(5): 330-333. 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0.05.003.

       为进一步规范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的临床应用,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联合ACR、AHA、NASCI和SCMR制定并颁布了《心血管磁共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其全文于5月17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笔者拟对ACCF《共识》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同行规范使用CMR提供借鉴,主要从以下从4个方面介绍该共识的主要内容:CMR成像原理及特点、CMR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评估作用、CMR临床应用、CMR的安全性。

1 CMR成像原理及特点

       CMR是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施加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磁共振现象,RF脉冲停止后,质子在弛豫过程中感应MR信号,对MR信号进行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过程后,获得MR图像。CMR的突出优势是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脉冲序列,进行心脏解剖结构成像、组织结构判断以及心血管功能分析。目前最常见的磁场强度为1.0 T,1.5 T以及3.0 T,一般来说,场强越高,所能达到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也可以更高,心血管结构轮廓显示更清晰,但是对于一些序列而言(如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3.0 T磁敏感伪影干扰较明显,对于扫描操作要求更高。《共识》中提到完整的CMR组成单元,包含机房、操作室等5个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MR检查室内需要特殊的设备,可以在高场强下工作,监测心率、血压,给予CMR对比剂或相关药物,这对于心血管患者的MR检查,尤其是进行负荷实验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CMR的优势,《共识》将其总结为4个方面:首先,无电离辐射,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碘对比剂,其创伤性最小,适合多次检查进行疗效随访评价;其次,可以任意方位成像;第三,CMR是多模式的成像设备,可评估包括心血管解剖结构及功能在内的多种参数,可形象的称为"一站式"检查;第四,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均较高,可进行定量分析,包括心功能分析、梗死面积测量,血流测定等等。

2 CMR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评估作用

       关于心血管形态的MR成像序列,大体上分为黑血和亮血两种基本序列。使用自旋回波序列进行成像,利用血液的流空效应,心脏及大血管腔内快速流动的血液呈无信号区,同管腔壁形成鲜明对比,称为"黑血"技术,可用于多方面的评价,包括先心病、胸主动脉病变、心脏肿瘤、心包病变。与自旋回波"黑血"成像技术相反,利用梯度回波序列进行成像时,心脏大血管腔内的血流表现为高信号,也称为"亮血"技术,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对CMR检查很重要,除了用于形态观察外,包括电影MRI、心肌灌注成像、心肌活性成像在内的多种技术均采用梯度回波序列。

       电影成像技术(Cine MRI)是心血管MRI检查的重要技术。《共识》认为心脏电影成像可准确地测量射血分数、心室容积,被认为是评价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参考标准。由于Cine MRI获取的多相多层图像可以完整覆盖整个心脏,且所提供的是三维数据,无需像心动超声或心血管造影进行心脏容积计算时,须对心脏外形作出数学模式假定,也就是说,在心功能指标测定上MRI较心动超声或心血管造影更具优势。心肌组织标记技术通过对心脏施加一系列网状的饱和条带脉冲,这些条带将随着心肌的收缩运动而发生形态改变,联合使用电影扫描序列,可以提供更多的关于室壁运动的附加信息,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室壁运动异常。

       心脏MR波谱技术方面的应用多集中在含31P的化合物上,包括ATP、PCr和Pi等,其中ATP和PCr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因为心肌细胞的能量供应情况可由这些代谢产物的变化反映出来,《共识》认为目前心脏MR波谱技术还不能作为常规应用工具。由于心脏MR波谱技术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目前我们国内在这方面研究尚较少。

       相位对比血流分析技术可获得血流流速和流量等动力学指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目前临床主要应用于主动脉病变(夹层、动脉瘤、缩窄)、肺动脉病变、冠脉桥血管及心脏瓣膜病变(狭窄、返流)的血流分析。

       心肌灌注MRI功能成像主要采用对比剂团注首次通过法,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利用对比剂T1增强效应的脉冲序列。《共识》指出,心肌灌注MRI需包含静息和负荷状态两组扫描,常用药物有腺苷和潘生丁,这样CMR可获得心肌血流灌注储备情况,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也可用于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疗效评价和随访。除了使用血管扩张剂的负荷灌注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中,Cine MRI可在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下完成以提高检出率,因为缺血区室壁节段运动异常是心肌缺血的一个早期征象。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为无创性影像检查,MRA针对不同部位的血管和要求,可采用多种方式,均可使用二维或三维数据采样,如时间飞跃法(TOF)、相位对比法(PC)、磁共振对比剂增强MRA(CE MRA)、"黑血"序列管腔及管壁成像、高分辨率稳态自由进动三维采样成像。《共识》指出,目前MRA在某些部位已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或相对较成熟,主要包括颈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和外周血管成像。

       CMR具有另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质子的T1、T2和T2*弛豫时间,进行心肌或血管组织定性。T1图像常用于增强扫描分析,而T2和T2*图像常用于非增强的扫描分析。如T2WI的CMR图像对于局部心肌组织水含量增高非常敏感,T2*弛豫时间和心肌组织内的铁含量密切相关,成为铁含量相关标记技术的基础。注射钆对比剂数分钟后,钆剂于坏死心肌或纤维化心肌组织间隙中聚集,其含量将超过正常心肌组织,CMR扫描时出现典型的"延迟强化",心肌坏死瘢痕组织的透壁程度,关系到冠脉血管再通后心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情况。《共识》指出,除了心肌梗死灶引起的延迟强化外(通常心内膜下分布为主),还有其他强化形式,包括心外膜下分布、心肌壁中层的强化,这些被认为与心肌感染性疾病所致炎症相关,心肌淀粉样变性也可导致钆剂聚集引起延迟强化。

3 CMR临床应用

       《共识》对CMR的临床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肌病、非缺血性心肌病和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变、心脏占位、缩窄性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疾病、心房颤动、外周动脉、颈动脉、胸主动脉及肾动脉病变。心力衰竭患者,CMR可用于评价左右心室腔的大小和形态、收缩舒张功能,进行延迟增强扫描还有助于心力衰竭病因的诊断分析,虽然目前心脏MR波谱技术尚不成熟,《共识》认为波谱技术在评价心衰患者心肌代谢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与其他血管成像相比,MR冠脉成像在技术上难度更高:冠脉管腔细小、走行纡曲,持续不断的运动干扰(呼吸、心脏搏动),受到周围高信号的脂肪组织包绕。因此,CMR冠脉成像时需要应用心电门控减轻心脏搏动伪影,应用屏气或导航技术控制呼吸伪影,需要应用脂肪抑制技术提高冠脉显示清晰度,CMR冠脉成像的优势在于无电离辐射、可不使用对比剂成像,目前在评价冠脉起源变异、冠状动脉瘤方面的应用较成熟,《共识》谈到在评价冠脉管腔狭窄方面,目前CMR的研究资料基于具有高危险因素、拟行DSA检查的人群,这些资料多来源于少数几个专门的研究中心,而基于表现为胸痛进行筛查患者的研究资料尚欠缺,有些出色的专门学术机构,运用较成熟,已能够用于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诊断,另外,由于严重钙化会对冠脉CTA管腔狭窄程度判断产生干扰,CMR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评价,CMR可联合应用负荷首过灌注、心功能分析以及延迟增强多种扫描技术,主要用于:评价可疑有缺血性心脏病,然而静息ECG无异常发现或不能进行运动ECG检查;用于冠脉介入治疗之前的术前评估;患者预后评估。关于CMR心肌灌注扫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应用时,相关的医师和技术人员需要接受适当的培训,能够进行负荷灌注扫描,才能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评价静息状态无收缩运动的节段,评估其收缩功能储备情况,这对于冠脉再通后心室功能恢复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有较多研究报道,重要的并发症(如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少于0.1%,和心动超声相似。负荷灌注及电影扫描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CMR延迟增强扫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组织分辨率的优势,对于急慢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及纤维化,有助于确定其部位和大小,评价梗死灶的透壁程度,甚至可用于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微梗死灶的评估,这对于冠心病患者术前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延迟增强扫描对于急性心梗后左室重构情况的评价也有一定价值。《共识》提及了MR波谱技术在诊断早期心肌缺血方面潜在的优势。

       CMR可用于评估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非缺血性心肌病包括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左室致密化不全等)、混合性(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获得性(心肌炎等),明确心肌病的病因对于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CMR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可以确定心室腔的大小和结构、左右心室的收缩功能、灌注、组织构成情况,有助于病因分析诊断。CMR在显示和分析这些心肌病变特异相关的组织方面,确实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显示急性心肌炎水肿高信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肌组织脂肪化的检测、心肌T2*定量分析和随访血色素沉着病患者、延迟增强显示扩张型心肌病的纤维灶等。

       CMR可用于心脏瓣膜病变患者的评估,分析瓣膜狭窄、返流、穿孔、赘生物以及人工瓣膜情况,除了分析瓣膜本身病变外,CMR还可用于评价瓣膜病变对左室功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左室收缩功能、心腔大小容积、心肌质量、射血分数,这些数据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临床应用主要用心脏超声进行诊断,CMR相对操作费时、较繁琐。

       CMR对于心脏占位性病变确实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判断其向外浸润的情况,CMR扫描时可先使用黑血序列(包括T1WI和T2WI)进行多方位的扫描,然后使用电影扫描序列进行多轴位扫描,覆盖全心,再需要进行增强扫描。

       对怀疑有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进行CMR检查,其优势在于两个方面:直接显示心包、测量其厚度;评价其带来的病理生理改变。

       关于CMR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及术后中的应用,《共识》强调了3方面的内容和优势:病变解剖的显示(包括各房室和大血管的对接通联关系),病理生理改变(包括心脏和大血管的血流分析),心室功能的分析(用于评价心脏代偿情况)。CMR对于复杂性先心病的应用价值尤显突出,由于复杂性先心病心室形态怪异,MRI评价心室(尤其是右心室)几何形态及其功能要较其他影像技术更为准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小儿先心病患者,由于CMR没有电离辐射,《共识》创作委员会认为,只要患者有断层影像检查的指征、且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分析时,可优先使用CMR检查。

       CMR可用于肺动脉急慢性栓塞性病变、肺动脉狭窄(如同先天性心脏病)、获得性肺动脉病变(如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关于肺动脉栓塞的CMR检查,《共识》认为,目前虽有文献报道提示CMR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还缺乏大样本随机、多中心的研究报道,当其他检查结果不确定或者存在CTA禁忌证的患者,可使用CMR检测肺动脉栓塞,CMR除了使用对比剂充盈显示肺动脉,肺血流灌注成像、下肢和盆腔静脉的成像也有助于诊断。

       CMR可用于房颤患者左心房形态大小和功能的评价,《共识》的创作委员会认为,随着CMR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延迟增强扫描技术有可能在这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用于确定心房壁纤维化组织,对于CMR是否能有效地识别房颤患者左心耳内的血栓这个问题,《共识》认为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且需要一个标准的扫描方案,对于电生理检查之前或之后的肺静脉解剖的评价,则推荐使用CMR检查。

       《共识》较详细地论述了CMR在大血管的应用情况,包括颈动脉、胸主动脉、肾动脉及下肢动脉的CMR检查,主要用于评价动脉瘤、夹层、斑块溃疡,评价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进行术前和术后评估,一般情况下,CMR进行这方面检查时,需要使用钆对比剂。另外,CMR在这方面可能具有的独特优势,包括相位对比血流分析、斑块病变成分的成像分析。

4 CMR的安全性

       总体上讲,CMR的安全性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共识》将其来源分为3大类:MR扫描室内金属物体飞射;体内的心血管植入设备;对比剂相关的问题。由于磁场一直存在,外来铁磁性物体进入MR室后,存在被吸入磁体的危险,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伤及室内的人员,因此,MR室外应该设有明显标志,禁止外来金属物体进入。关于体内植入设备CMR检查的安全性问题,《共识》提到,有几个方面的因素:CMR扫描仪的静磁场很强大,对于铁磁性的物体可能会造成移位,进行CMR扫描时,梯度磁场的快速切换,会在金属线或导丝中产生电流,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除了磁场因素外,射频脉冲被人体吸收后,会导致患者体温升高,从而引起植入物金属元件触点的温度升高,这些脉冲也有可能干扰某些电子元件;另外植入物CMR安全性还与其位置、植入后时间的长短、固定状态、磁场的强度有关。《共识》提到,完全用非磁性材料制作的植入物,如300系列不锈钢、钛合金、镍钛合金,由于没有电子元件或磁性物质,可以在植入后立即进行CMR检查。对于具有弱磁性的物体,CMR安全性还没有完全确立,如果植入后立即扫描,CMR有可能造成这些植入物的移位,但对于固定良好的植入物,一般不会产生移位,如心脏人工瓣膜,其受到的心脏搏动及血流冲击的力量,远大于CMR对这种弱磁性物体的作用力。一般而言,对于具有弱磁性的植入物,如果确实需要CMR检查,可等待一段时间后(如植入6周以后),再考虑CMR检查。《共识》较详细的介绍了冠脉支架、主动脉支架、心脏起搏器、下腔静脉滤器、心内植入物、血流动力支撑装置等CMR检查安全性问题,如非磁性的冠脉支架,进行CMR检查通常是安全的,但不建议在3.0T场强下扫描,另外,对于药物洗脱支架,其CMR安全性问题仍有待商榷,又如心脏起搏器和主动脉气囊反搏器,由于含有复杂的电磁元件,是CMR检查的禁忌证。

       关于体内植入物的安全性问题,由于植入物种类繁多,其发展变化也较块,对于某一具体的植入物设备,特别是遇到不熟悉的植入物时,在进行CMR检查前,需要从该物品的包装说明书或CMR安全网站或手册中查询,以确定安全性的问题。

       磁共振成像钆对比剂常用于CMR检查,包括灌注、延迟增强、肿瘤增强成像扫描。关于钆剂的安全性,除了过敏反应外,《共识》提到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SF)的问题,非常罕见,但是为钆剂较严重的并发症,可在慢性肾病的基础上,引起急性甚至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尚可累及胸膜、心包、肺、关节以及斜纹肌(包括膈肌和心肌)。除了慢性肾病外,NSF的高危险因素还包括严重的肝衰竭或肝移植、肾移植、血液高凝性、深静脉血栓以及外科手术所致软组织损伤。因此,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慢性肾病或慢性肾功衰患者、肾移植患者,需慎重考虑CMR增强检查,对于严重肝脏疾病以及肝移植相关的肝肾综合征的患者,也不建议增强CMR检查。

上一篇 解读AAN发布的《DWI和PWI在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价值-循证指南》
下一篇 从ARVC/D诊断标准的变迁看MRI对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联系电话:010-67113815
京ICP备19028836号-2